法式吐司
法式吐司是否源自法國?根據維基,最早的法式吐司版本源自拉丁食譜!然後德國、法國和意大利相繼出現用蛋和牛奶做吐司的食譜,做法相似。
法式吐司的法文名字意譯為「失去的麵包」”Lost Bread” — 法國人做吐司會用過氣、不新鮮的麵包,不做吐司的話麵包可能會被直接丟掉。
麵包沾上足夠蛋漿、油溫夠熱,就會做到金黃色的吐司。
烹調時間:
20分鐘
材料(2人份量):
方包 4片
雞蛋 2隻
糖 2湯匙
牛奶 40毫升
肉桂粉 半茶匙
雲呢拿油 1茶匙
鹽 少許
牛油 20克(煎吐司用)
蜜糖 適量
做法:
碗內加入雞蛋、糖、牛奶、肉桂粉、雲呢拿油和鹽,拌勻
把方包放入蛋漿,兩面均浸泡一會兒,直至麵包吸收足夠蛋漿
一般煎鍋可同時煎兩片吐司。先加入一半牛油,中火加熱直至牛油溶掉,燒熱,加入方包,單面煎3-5分鐘左右,呈金黃色即可煎另一面,兩面香煎至金黃色就大功告成
重覆步驟3,香煎剩餘兩片吐司
上碟時,加牛油和蜜糖同吃